品玩3月28日讯,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报告显示,在美国和欧洲15个国家有1.62亿自由职业者,有10%到15%的人通过打零工谋生,还有10%到15%的人把打零工作为副业。在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个人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就业规模达到2亿人。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推动数字技术支持的众包经济、灵活用工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就业已成为“吸纳就业蓄水池”。
在一档访谈栏目中,领英中国总裁陆坚指出,目前的灵活就业和零工经济仍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未具备成熟体系。当下较为普遍的企业雇佣关系尚未发生真正的实质性变化。大部分全时制的工作只是在工作形式上产生了一定改变,传统的企业模式还没有发生决定性的更改,但职场形式会愈加灵活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不可撼动的。
当下职场人同样需要权衡伴随灵活就业而来的不确定性。陆坚认为,在“零工经济”或者“自由职业”的评判存在较多的“幸存者偏差”。这种模式的确为我们丰富了工作和营生的选择,但每个个人最后还是要基于个人实际来权衡一下收益和风险,这个收益不仅是经济的收益,包括自己支配时间所带来的灵活性的收益。决策方式与治理模式的变化对于企业管理者与普通职场人而言是具有相同多面性的。这种模式会带来诸如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模糊以及沟通效率的降低等问题。
“大洗牌”正在席卷全球就业市场,灵活就业、混合办公模式正对全行业提出新的课题。在背景下,陆坚指出,企业需要探索出更有效的方式实现人才与需求的双向匹配,个人则需要独立思考以辨别每个选择的两面性。“在这个过程中,技能是需要着重考虑的一部分。”陆坚认为,当前新兴行业快速发展,全社会各行业都产生了对大量新兴技能以及对跨行业复合型技能的需求。在更为灵活的用工需求下,这一特点将更为显著。因此,传统的那些只看重学历的招聘观念需要更新,技能会成为个人权衡风险与机会的重要准则,成为劳动力市场的流通货币。“但是,如何更好地培养、定义与分辨技能型人才,如何在去资历,重技能的正确方向上坚持前进,仍然是当前中国职场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关键词: